第一次工業革命至今,化工事故屢有發生,并對生命和環境造成傷害。但這一切并非無法避免,化工與公民、環境之間,絕非是簡單的對立關系。在公民監督下,通過嚴格的法規、不斷提升的技術手段,以及完善的企業管理制度,可以把化工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的危害性降至最低??v觀德國化工行業和化工園區的發展歷史,有過輝煌的成績,也有過慘痛的教訓,對于的中國化工行業來說,如何借鑒其發展中關于安全生產的經驗,值得討論。上半年全國共發生化工事故62起
今年上半年,全國共發生化工事故62起、死亡81人,比去年同期(80起、92人)分別下降22.5%和12%,但是發生6起較大事故,比去年和2019年同期均增加3起。這些事故暴露出一些地方和企業安全發展理念不牢、法治意識不強、安全基礎薄弱、本質安全水平不高、安全管理缺失等突出問題,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危險化學品重大安全風險防范化解任務依然繁重艱巨。
應急管理部強調,各地區、各部門、各企業單位要層層壓實責任,扎實做好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防范工作。一是密切關注掌握氣象預報和災害預警信息,重點開展對防雷防靜電設施、排水系統、儲罐區溫度壓力檢測和噴淋冷卻系統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二是各有關企業要對生產和儲存的受熱易分解物質逐一進行排查,確保生產工藝、儲存及運輸條件符合有關法規標準要求,儲存場所必須嚴格落實降溫、通風等安全管控措施,選用具備相應儲存條件的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嚴防高溫條件下引發安全事故。三是嚴格責任落實,高度關注夏季企業集中檢維修的特點,認真做好全過程安全風險辨識和管控,加強警示教育提醒,強化監督檢查,切實做好安全風險防范工作。應急管理部提醒,企業職工和社會公眾要增強安全防范意識,發現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及時舉報,共同營造監督共治的氛圍。
1、從經驗到制度
當越來越多的蒸汽機投入使用,鍋爐爆炸也成了所有工業企業家的夢魘。直到1865年的曼海姆啤酒廠爆炸,德國的產業界對安全生產隱患再也無法容忍。
次年,曼海姆的有識之士創立了一個私人公司——技術調查委員會(TUV,Technischer uberwachungs-Verein),對工廠的生產安全進行研究,并不斷積累技術經驗,從而制定安全生產的標準。
此時,德國的保險業也迅速地認識到,如果它們更加積極地投身于安全評估,那么就可以讓生產的安全風險變得可控,工廠也就可以成為它們穩定的客戶群。
受這種自發的、強有力的經濟驅動,在過去百余年的資本主義發展歷程中,產業發展、安全調查以及保險條款,便逐漸構成了工業的生態體系。然而,早年間,這些只是一個行業內部的規約機制,并未上升到國家的法律制度層面。
1930年比利時馬斯河谷煙霧事件和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后,公眾開始意識到,化工產業會對公共健康和公共安全造成危害隱患。
隨后,與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亦相繼誕生,特別是對于有毒化工產品的生產安全,提出了審核標準。
西德在1974年頒布了《聯邦排放控制法案》(Bundes-Immissionsschutzgesetz)等相關法律,并在隨后不斷修改完善。法案對于可能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環境危害以及其他災難的工業裝置,提出建設、質量和運營的監管要求;并針對不同類型的工廠,作出了區別化的管理規范。
“這些法案,奠定了德國環境責任制度?!睔W華律師事務所德國合伙人、訴訟和規制部主管吉斯貝爾茨博士(Dr. Ludger Giesberts)對《財經》記者說:“當發生事故后,企業要在法庭上提供證據,證明自己的安全管理制度、員工培訓與管理以及操作流程,均符合規范?!?/p>
根據德國聯邦環保局的解釋,該法案最主要的原則在于“與時俱進”,即工廠管理者需要使用先進的安全工程設備、安全管理體系以及事故預防計劃。
與此同步,以1971年“綠色和平”組織的成立為代表,環境公民運動迅速發展起來。由此,產業、立法與公民社會之間,開始形成一個微妙的政治張力,不斷推動規范標準的提高。
“1976年意大利塞維索化學污染事故,讓這股張力成為壓倒性的政治力量。”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Germany Trade and Invest)的化工產業高級經理布克博士(Dr.Thorsten Bug)告訴《財經》記者。
彼時,在塞維索一家生產除草劑中間品的化工廠里,加堿水解反應釜因反應放熱失控,發生了爆炸。生產中所產生的劇毒化學品二英,隨著爆炸物在空氣中飄散,造成嚴重污染和人畜中毒,工廠周邊8.5公頃范圍內的居民被迫搬遷。
在政治壓力下,歐洲委員會于1982年出臺了《塞維索準則》。同時,綠黨作為一股強勁的政治力量,于1983年進入德國議會。1996年,歐洲委員會又出臺了更為嚴格的《塞維索II準則》——這項準則在歐洲委員會各成員國,落地成了法律;在德國,則主要落實為《危險事故規范》。
《財經》記者獲悉,今年5月31日,更新的《塞維索III準則》將以法律形式在德國頒布。
相比基于案例法的美國環境責任制度,德國環境責任制度相對較為溫和,以求得產業與環境之間的平衡發展?!艾F在德國民眾關注的重點在于,政府對于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是否進行了有效的檢查?!奔关悹柎牟┦浚―r. Ludger Giesberts)稱。
目前,德國聯邦環保局下屬的事故報告與評估中心(ZEMA),對德國的化工事故進行系統性整理,并將每年的研究報告向公眾開放,并以此作為化工技術與管理規范提高的科學標準。源頭把控
嚴格的企業入園審批程序,將化工園區的潛在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狀態
德國從國家戰略層面并未具體到條款的企業安全準入制度,企業進入園區主要是以產業鏈和市場需求為導向,各個園區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利益要求,采取靈活的、適合自身的方式進行控制,做法也不盡相同。盡管如此,根據《聯邦污染防治法》《塞維索指令Ⅲ》的要求,化工企業、化工園區在進行建設規劃時,也應遵守嚴格的審批程序?!堵摪钗廴痉乐畏ā返?-21條規定了哪些工業設備需要審批,第22-25條規定了哪些工業設備不需要審批。政府部門對項目的審批主要從技術和管理、適宜的外部距離、大規模人員疏散等三個層次考慮,并分成規劃設計、編制申請、遞交申請、申請審查、審批 5 個階段。申請文件要向社會公布,并視情況召開聽證會,周邊居民、環保組織等任何感興趣的人員均可提出質疑。適宜的外部距離審查是行政審批的重要方面,根據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政府把相對合適的外部距離范圍以安全距離表的形式給出,供研究機構和社會進行參考。
2、經濟杠桿
運用以工傷保險為主的調節杠桿,有效促進德國化工等高危行業落實安全生產的企業責任
德國法律規定,化工等 13 個高危行業從業企業必須加入相應的同業公會組織,其中,化工行業所屬的同業公會為原材料與化工同業公會。同業公會負責本行業從業企業職工的工傷保險,該保險的投保對象為企業職工,投保范圍包含因生產安全事故、上下班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傷亡損失及職業病損害,保險費用由企業負擔。一旦發生事故,因事故受到損害的職工將直接得到同業公會的賠付。同業公會則通過督促檢查,使企業采取有效的措施預防事故發生,且根據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業績的狀況核定下年度保費費率額度,依靠此手段來督促激勵企業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在這種機制下,同業公會行業效益最大化和企業收益最大化的追求與生產安全業績得到了統一,通過經濟杠桿得以緊密連接在一起,有效避免了企業因事故賠償而破產,幫助企業分擔了風險,同時在經濟上給予了從業人員保護,并通過行業監督的方式強化了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落實。特別是對監管部門來說,極大減輕了政府監管部門的監管壓力,減少了政府監管部門需要承擔的專業化監管工作。
3、行業自律
行業自律組織、科研機構高度發達
在化工等高危行業自律管理方面,如德國北威州魯爾地區及其所轄的科隆市附近,就有覆蓋全國的原材料與化工同業公會、科隆化工聯盟、化工合作網等多個層級的行業性組織在發揮作用。行業自律組織的高度發達,不僅有效促進了行業高速發展,在安全技術研發推廣、安全管理及行業自律監督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德國的58所化學化工方面的綜合性大學和24所應用技術大學(職業學院),47個馬普協會(偏理論),23個弗勞恩學會(偏應用),6個赫姆豪茨聯盟,5個萊布尼茨聯盟等設立的研究所,為德國化學工業提供了頂級的技術研發和高素質的人才基礎,確保了德國化學工業長期安全、健康和高品質發展。
4、職業教育
建立完善的工人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合格的產業工人
德國的產業工人職業教育水平在全球有目共睹。每名員工在進入工廠就業前,必須接受平均長達兩年的職業技能教育,教育經費由政府提供,學員接受職業教育期間政府向其提供少量的生活補助。此舉既可緩解從業人員的就業壓力,又可為工廠提供素質過硬的從業員工,可有效降低工作期間人身傷害事故發生,同時提高了員工進廠工作的有效產出時間。
5、應急建設
完善以志愿者為主力的應急救援體系
德國災難救援工作歸口各州的內政與體育事務部統一管理,并設置應急辦和應急指揮中心。全國 16 個州分別設置了州應急指揮中心,綜合負責全州重大災難如洪水、地震、化工事故等的救援指揮工作。消防隊員、警察、民間救災組織是德國災難救援工作的主力。以園區企業共同投資組建的園區消防力量,在園區應急救援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位于路德維希港市的巴斯夫總部設置的企業消防隊,裝備技術水平、人員數量、化工事故救援能力等綜合實力遠強于政府消防隊。該企業消防隊除承擔本企業日常安全監控管理及事故處置外,還與地方政府消防機構密切配合,協助處置周邊地區發生的化工事故。
以志愿者為主的民間救災力量是德國應急救援工作的另一重要力量。如德國聯邦國民災難救援總署在全國設有668個基層國民災難技術救援組織,共有8萬多名訓練有素的救援人員,其中99%為利用業余時間參加訓練和救援工作的志愿者。
以志愿者補充救援力量,可使政府部門節省大量運行開支費用,從而可將資金用于技術裝備的提高上。同時,志愿者的工作可以帶動民眾的廣泛參與,也使得民眾的安全意識水平、防災減災知識水平及自救技能得到明顯提升。
本文來源:流程工業,致安博遠,光明網
免責聲明:本文由資訊專欄的作者撰寫或網上轉載,不代表彪仕奇科技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