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至13日“2023年國際生態經濟年會暨可持續發展論壇”在北京和香港、昆明三城聯動舉行,旨在構建生態文明,推動綠色低碳賦能,推進生態環境科技創新、可持續發展與經濟高質量增長、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進一步推動國際交流合作,實現多方共贏。
北京主論壇由北京市國際生態經濟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鴻志主持,香港平行論壇將持續到12月13日。在北京主論壇上,北京市國際生態經濟協會會長吳豐昌院士表示,北京市國際生態經濟協會始終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并加以推進,倡導、推廣可持續品牌,展示可持續創新技術和成果,推動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成果轉化應用,構建生態文明、應對氣候變化、推進可持續發展與經濟高質量增長。
北京市國際生態經濟協會監事長、同濟大學工程與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亞雷教授致辭中建議協會發揮橋梁作用,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與企業的融合,加強高水平科技創新發展。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組織中國事務部副秘書長高星教授表示,“一帶一路”未來將朝著生態、健康、文化、美麗、幸福的方向發展。所以生態經濟是基礎,生態的特點是生物多樣性、生態平衡,與一般的經濟和傳統的資源型經濟不同,會形成更寬泛的領域。
會上國務院參事室原副主任、原國家建材局副局長蔣明麟聚焦“‘雙碳目標’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產業高質量發展”作演講時,就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中的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及產業發展現狀、發展和進步以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分享了觀點。他強調在“雙碳”目標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產業應高質量發展,通過綜合利用、新材料和新產品減少資源消耗和碳排放。
中國生態學學會理事長、中科院生態中心歐陽志云研究員作了以“生態產品總值核算及其應用”為主題的演講,他表示:“生態產品具有巨大生態價值,可帶來經濟效益。生態系統關系人類福祉,提供的物質產品與服務支撐人類生存與發展。”
世界經濟論壇自然與生態文明倡議大中華區總負責朱春全作了題為“支持構建新自然經濟的行業行動”的報告。他稱,在推動碳中和目標的同時,多家全球機構提出全球共同的自然目標—自然受益。新自然經濟系列報告,旨在為保護自然提供商業和經濟案例,同時為企業提供行動藍圖,呼吁全球企業采取行動一致行動保護自然,保持自然和生物多樣性,避免和減少對自然的負面影響。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張世秋教授作了題為“善治環境,促進發展”的報告,他表示,我國對綠色發展、全球環境治理的政治意愿和戰略承諾是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前提,也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為我國空氣質量改善提供驅動力,標準在空氣質量管理中將發揮統領全局的作用。建議盡早修訂并實施我國的空氣質量標準,發揮其引領和驅動作用。
會議頒發了“2023 年北京市國際生態經濟協會杰出貢獻獎”。北京主論壇報告為期半天,共設置了6場主旨報告和頒發協會杰出貢獻獎等環節。香港平行論壇為期一天半,設置3個議題,9場主旨報告等。
來源:新華網